董卓走了以后,动荡许久的班级终于平静了下来。大家都有说有笑,精神上非常放松。
也许……有一个人例外。
他就是一样有雄心壮志,但却力不从心。野心颇大却总是得不偿失的袁绍。
他的人生目标向来就是善变的,董卓走了之后,他马上把矛头对准了曹操。至少当上了魏小组的组长,才有权利领导大家,不过对于袁绍来说,所谓的领导大家,不过就是想过一过当官的瘾罢了。
“那种指挥别人的感觉真的好好哦!”有时袁绍也会猥琐地笑着,如此变态地想着。
虽然袁绍的脑子不是很好使(不要让他听见),但是他也是懂得一些谋略的。既然董卓这个“程咬金”已经走了,那么他也是时候露露锋芒了。可惜,肯对袁绍尽忠的人真是少之又少,少到只有他一个人孤军奋战。为了安慰自己,袁绍只好说:“帮手什么的都是浮云啦!靠自己的力量干出一番大事业,才是值得让人崇拜的!”众人都若无其事地说:“刚才是什么声音?”袁绍看到大家几乎当自己不存在,瞬间崩溃:“我的存在感还不如那个面瘫的眯眯眼吗?!”提到“眯眯眼”,袁绍突然有了好点子。既然他可以秒杀董卓,那么同样,如果让他助自己一臂之力,那推翻曹操指日可待啊!袁绍顿时被自己这个“绝妙”的点子感染了,像打了鸡血一样上蹿下跳。曹操看着他蹦蹦跳跳离去的身影,对身边的徐晃等人说:“看来他想做组长想疯了。”众人点头表示同意。
曹操身为魏小组组长,自然也不能做旁观者。话说柿子要挑软的捏,刘备这个“软柿子”可逃不过曹操的“法眼”。“这个嚣张的家伙是时候退出这个强者争霸的游戏了!”曹操恨得牙根痒痒起来。荀扫了一眼整个蜀小组,除了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以外,其他的人都可以算是充数了(以上为荀的自我分析)。其实像荀这种适合坐在一边认真观摩的人最会分析当现的局势了。可是郭嘉就是一个小孩,分不清眉眼高低就把荀的发言权抢走了:“依我看蜀小组里就诸葛亮还算有点能耐,其他人就是用来充数的。所以征服蜀小组指日可待!”荀恶狠狠地掐了一下郭嘉,轻吐莲花丝般地说:“记住,以后抢我荀的发言权后果是很严重的!”郭嘉则微笑着说:“你终究还是下不去手嘛。”荀一咬牙:“你!”可郭嘉说的是实话,荀也没法反驳什么,只好闭嘴。
再说一下六神无主的吕布。难得有一份美妙的友谊,却在顷刻间灰飞烟灭。虽然说友谊确实很脆弱,但是并不代表来得匆匆去的匆匆啊。
吕布对“政治问题”是不在乎的,但是在乎的人却有一个陈宫。
说心里话,其实陈宫并不是很看好吕布,因为在应试教育面前,他的成绩只能和学渣刘备相提并论。而作为尖子生的陈宫对他也经常报以鄙视态度,但是陈宫明白,仅仅以成绩来衡量一个人是片面的,吕布虽然成绩不是很好,IQ和EQ都不是很高,而且冷冰冰的没有任何感情,但是他的人格还是比较好的,至少他从来都没有得罪过谁,只有别人得罪他的份。正因如此,陈宫才敢放心地跟着他干,要不然就要上演一场“仇人追逐战”了。
但是现在,吕布最期待的不是名誉,而是友谊。初次尝到友谊的滋味让吕布觉得一个人不能没有朋友。再说,就连和他一样“面瘫”的诸葛亮也有朋友啊,凭什么他吕布就不能有朋友呢?(你确定人家诸葛也是面瘫?!)于是在茫茫人海中,吕布正在寻找着那个可以和他交心的朋友。
这三个人,开启了三段故事。
第一个故事:袁绍和陈宫的“抢人大战”。
袁绍的“心头宝”就是吕布了。真是“不看不知道,一看吓一跳”,如果不是亲眼看到吕布秒杀董卓的那一幕,也许你还不知道什么叫“秒杀”。
一下课,袁绍就已经按耐不住了。他一下子从位子上跳起来,搂住吕布的脖子,故作亲昵地说道:“奉先啊,你以后只要跟我混,我保证你衣食无忧!”吕布真的很讨厌与别人有肢体接触,除了在打架的时候,于是毫不气地用柔道把袁绍甩了出去:“离我远一点!好恶心!”袁绍见遭遇了拒绝,于是穷极平生的卖萌功夫,瞪着两只大眼睛,嘟起了嘴,几乎要给吕布跪下:“求求你了,只要你和我交个朋友,我保证我的零花钱每个月分你一半。有福共享,有难同当嘛。”吕布见袁绍给自己“跪”下了,淡淡地一笑,说道:“平身。”袁绍把这个对他有讽刺意味的词语听成了他同意的声音,慌忙从地上跳起来,欢呼着:“耶!我终于成功了!”不想周遭的人都哈哈大笑。不错,这个智商为负的家伙确实听不懂吕布话里的意思,曲解能力超乎常人。陈宫挺身而出:“你想得美。别再那儿一厢情愿地巴结吕布了,就算海枯石烂,他也不会跟你做朋友的!”袁绍还没有从“胜利”的喜悦里反应过来:“你说啥?”陈宫以为袁绍的耳朵不好使,于是大喊道:“你想和吕布做朋友,除非是下辈子!”这一吼真的把袁绍吼蒙了:啥?下辈子?刚才他不是同意了吗?怎么突然变卦了?陈宫扶额,取出一个白布条,绑在袁绍的脑门上,猫哭耗子
第2章请君入瓮本初误中公台计趁火打劫公台计策终得逞(1/5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